解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(PGD)技术的类型

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(PGD)技术的产生与完善使试管婴儿技术不再局限于治疗不孕症,它在阻断遗传病传播、降低人类遗传负荷上都具重要意义。根据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方式不同,可将PGD技术 归为4类:染色体分析DNA分析RNA分析蛋白质分析以下对这4类技术分别综述如下。

染色体分析

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变化,可能导致某种综合征。由于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以及体外环境因素的影响,体外受精获得的胚胎染色体异常率很高,一些胚胎发育阻滞也与染色体异常有关。植入前对染色体进行分析,一方面,为高质量胚胎的筛选提供依据,以利于提高植入率;另一方面,可以避免性染色体异常以及三体患儿出生。

解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(PGD)技术的类型

染色体分析普遍采用荧光原位杂交(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,FISH)。将DNA探针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标记,与固定在玻片上的卵裂球细胞不同染色体杂交后,在荧光显微镜下被杂交的部分呈现不同颜色的荧光。从而对染色体异常进行筛查。

FISH简要流程为:

(1)固定卵裂球细胞于玻片上;

(2)细胞裂解;

(3)脱水;

(4)荧光标记探针,并使之与卵裂球染色体杂交;

(5)漂洗除去背景染料;

(6)加入二氨基苯基吲哚 (4′,6-diamidino-2-phenylindole,DAPI)负染(counterstain),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。

一般每个卵裂球细胞只能标记5条染色体,约需5个多小时。而Liu等采用3次FISH对一个玻片上的细胞多次杂交,可以分析6条以上染色体,总共只需6h。

无论是中期核还是减数分裂后期核,都可以用该法,简单方便,可检测到细胞是否丢失,是植入前胚胎筛查的常规手段。它主要用于染色体数目异常以及一些微小的染色体易位的检测。如检查胚胎有无Y染色体片段在X或其他染色体上易位,避免性反转现象发生。国外主张对35岁以上以及3次体外受精失败的患者在植入前行FISH检查。

DNA分析

迄今有1 000多种遗传病的基因被定位,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(human genome program,HGP)工作的进展,人类所携带的10万对基因密码将被破译,为PGD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。从原理上讲,只要已知某种致病基因,通过合适的引物可将其由单拷贝放大而检测出来。聚合酶链反应(PCR)已成功地用于杜兴肌营养不良(Duchenne′s muscular dystrophy,DMD)、脆性X染色体、新生儿溶血、β-地中海贫血、囊性纤维病(cystic fibrosis)等遗传性疾病的PGD。另外,其他疾病如黑朦性白痴(Tay-Sachs disease)、粘多糖贮积症(mucopolysaccharidosis,MPS)、韦-霍二氏脊髓性肌萎缩(Werding-Hoffman disease)等疾病也可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。

进行PGD时,以单细胞为反应模板,PCR的功效受到限制,因此采用多种改进的PCR法。

1.引物延伸预扩增(primer extension preamplification,PEP)
采用多个随机引物将植入前胚胎的单个细胞的整个基因组全部扩增,使目的基因成为多拷贝,再针对该目的基因进行二次扩增。其可靠性和灵敏度均有提高,主要用于单基因遗传病的诊断。Veyver等[8]采用PEP法对Rh新生儿溶血病Rh(D)基因进行研究,并应用于PGD,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。

2.原位PCR
为PCR扩增技术与原位杂交技术的结合。先将卵裂球细胞固定在玻片上,在原位上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,然后通过原位杂交法检测。

基本过程为:

  • 将卵裂球细胞固定在玻片上;
  • 采用蛋白酶、胰酶等消化细胞膜;
  • 盖上盖片封口后,置专门的玻片式PCR仪上进行扩增;
  • 可在扩增后与标记探针杂交检测,也可在PCR反应过程中掺入地高辛、生物素或荧光素标记的dUTP,直接检测PCR产物。该方法用于测定低单拷贝的DNA序列,可定性、定量、定位,快速、灵敏、准确,被认为是FISH的潜在替代者。

3.免疫PCR
是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法的融合技术,利用了PCR的大量扩增能力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。其原理是将目的基因的扩增产物用生物素标记,检测突变的特异性探针用地高辛标记,二者经变性退火处理后加到含抗生物素的酶标板内,通过显色来鉴定突变是否存在。根据显色深浅可做定量分析。该法已用于囊性纤维病基因突变的检测。

4.荧光标记定量PCR
除常规引物外,还使用两端标记了荧光素的DNA探针(TaqMan探针),该探针可与目的基因内部的一段序列互补杂交,当新链合成到TaqMan探针杂交处时,Taq酶可将其切除而继续延伸反应,只有完全互补杂交的DNA链才能被Taq酶分解,从而鉴定出两个基因间数个碱基的差异。另外,通过测定荧光可随时对产物进行定量分析。荧光PCR已用于Marfan综合征的PGD。

5.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(allele-specific amplification, ASA)
在设计引物时,根据已知突变位点的特征,在引物3′端或中间设计一错配碱基,使之仅能与突变型或野生型基因互补,而只扩增相对应的突变型或野生型基因。主要用于点突变导致的遗传病的检测。其优点是只需一步PCR,而无需电泳和标记,摆脱了分子生物学方法中必经电泳的现象。在相互竞争的突变型和野生型引物中,分别采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扩增的DNA,可直接对扩增产物进行判读。另外使用具有特定酶切位点的内嵌引物,也可提高产物特异性和产量,DNA扩增后用酶切割,由酶切产物可明确是否有基因突变,该法已应用于单个精子的DNA分析。

6.微卫星DNA的PCR
多基因遗传病主要为一些常见病(如精神分裂症、哮喘、原发性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、风湿性关节炎等)和先天畸形(如唇裂、脊柱裂、无脑儿、先天性心脏病等),目前其易感基因研究常用的遗传标记是微卫星标记。微卫星DNA(microsatellite DNA)又称简单重复序列(simple repeated sequence,SRS),能参与遗传物质的结构改变、基因调控,是基因重组和基因变异之源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、Kennedy′s综合征、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等遗传性疾病都与之有关。该方法已用于脆性X染色体的PGD。

7.甲基化特异PCR(methylated specific PCR,M-PCR)
某些遗传疾病与DNA甲基化有关,如Prader-Willi综合征和Angelman综合征患者CpG岛发生差异甲基化而使基因失活。M-PCR原理是设计CpG岛的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特异引物各1对,进行特异性扩增来鉴定基因组印迹现象。

DNA分析往往以已知基因序列为前提,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(human genome mutation database,HGMD)为其提供了便利条件。HGMD包括已发表的碱基替换、缺失、复制、插入及重排等突变,可在世界广域网上共享,通过上网便可查询遗传病基因突变的数据信息。

RNA分析

如果已知某种与遗传病有关的基因在体外培养期间确实已开始表达,那么测定mRNA所需的底物拷贝数相对较多。

解读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(PGD)技术的类型

1.逆转录PCR(reverse transcrip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,RT-PCR)
将致病基因表达的mRNA反转录成cDNA,再对cDNA进行扩增,来检测目的基因。目前已将该法应用于Marfan综合征患者的PGD。

2.基因表达的微点阵分析
卵裂球细胞染色体改变、异常发育或发生细胞凋亡,RNA表达会发生变化。Brown小组正在研制一种新的基因表达分析系统——微点阵分析(microarray assay),将人类已知基因的cDNA用荧光标记,与滴加待测样品的点阵玻片杂交,通过扫描器测定荧光光谱,借助计算机软件定量检测基因表达,1 d内可检测几千个基因的活性。如果设计一个完善的符合体外培养细胞的cDNA文库点阵玻片,那么PGD有可能成为自动化测定的过程。此项工作还未应用于PGD,是一项前景可观、有待开发的领域。

蛋白质分析

蛋白质与生物特性直接相关,对蛋白质分析是PGD的另一个方向。被称为“临床分子扫描器”的质谱仪,可用于细胞抽提物中蛋白质2D凝胶斑点鉴定。在电泳过程中,根据电荷和分子大小,细胞内蛋白质呈现由1 000~3 000个斑点组成的特征图谱,其中每个斑点代表1个蛋白,斑点图谱可显示蛋白质含量,还显示其是否进行了翻译后修饰。图谱的变化往往反映出某种疾病,尤其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发生变化被认为是导致疾病的征兆。关于植入前胚胎细胞蛋白组的研究,目前尚无报道。

其他技术

少精、寡精患者通过体外受精或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(intro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,ICSI)技术,可以获得后代,甚至无精者通过附睾、睾丸穿刺也可以得到自己的孩子,但子代仍面临不育可能。因为5%~20%的无精和寡精是由基因缺陷造成的,如Y染色体上的单拷贝基因——缺失型无精子基因(DAZ)和多拷贝基因——RNA结合修饰基因(RBM)家族片段缺失。建议此类患者植入女性胚胎,另外对于Y-连锁性疾病,也需要植入女性胚胎。因此,需尝试在受精前筛选出X精子。FISH或PCR法检测精子是致死的,可利用一种无毒性且在细胞内只暂短停留的荧光染料染精子,由于X和Y精子核质量不同,可经流式细胞仪分开,其受精率在65%以上。受精前精子遗传学诊断有利于提高胚胎质量,减少卵子的浪费。由此引发的孕前遗传学诊断成为新的研究方向。

DNA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,利用此技术可以在基因组水平上进行表达、突变和多态性分析以及遗传制图和序列测定,现已应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。此技术具有快速、准确、低耗的特点。一次可对上千种基因进行分析,其精细度可达单个细胞单拷贝。不久,在芯片上对某一患者的全部基因组的遗传分析将成为常规。

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的基因组革命与PGD 结合,必将使人类在认识自身、防治疾病、自主生命上有一大的飞跃,必将由此而引发人类的一次技术革命。

(作者:蒲荷孕育编辑部)

原创文章,作者:婉婉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ouyunivf.com/zuixinjishu/2194.html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